close

漢人拓墾-惠安移民-南勢的起源
清朝康熙二十三年(1684台灣併入清廷版圖,新竹當時是由諸羅縣(嘉義)所管轄,由於當時以平埔族口音稱呼新竹為「竹塹」,遂以文字表達念音而有「竹塹」之稱呼。

清期康熙三十六年(1691的時候,郁永河在其著述「裨海記遊」中有提到:「自竹塹迄南崁八九十里,不見一人一屋,求一樹就蔭不得;掘土窟,置瓦釜為炊,就烈日下,以澗水沃之,各飽一餐。… 故至今大肚、牛罵、大甲、竹塹諸社,林莽荒穢,不見一人。」

 

然後到康熙晚期,王世傑率領子侄及親族鄉民再度來台開墾竹塹一帶,一開始先從東門大街至暗仔巷開墾,其範圍大概是現在的東門街、復興路、東前街、平和街之交接處起至平和街與中山路之交接處止。現今僅存自東前街三十六巷至中央路口之一小段。

接著往南開墾西門大街至外荊仔腳,次年(1711)年,再由暗仔街往北墾拓水田庄、崙仔庄,並築水圳(陸恩圳),由員山仔引頭前溪灌溉。此後移民人口就開始逐漸增多,而大南勢郭姓先人也約莫在此時由福建惠安移民渡海來台。至康熙末年,竹塹一帶大抵開闢完成墾地,包括清代的竹塹街、南庄二十四個村落、北庄十三個村落,亦即遍墾竹塹社西、北面的土地。而大南勢就是南庄二十四個村落之一,因位在崙仔庄之南而名大南勢,南勢社區最早便是因此而生的。

竹塹城發展-南勢米粉舊時風貌
乾隆七年(1742淡水廳分竹塹、淡水兩堡,管轄三十五莊。此時竹塹城內已有市街形成,先復興建北門外的長和宮、城隍廟與西門內的天后宮,寺廟成為人群聚集之處,市集交易興盛之地。

乾隆二十一年,淡水廳署移至太爺街(今西安街,城隍廟左側),同時檢署亦移至南門考棚內,嗣候,寺廟、書院等公共建設陸續完成,城內形制益趨完備,商業活動日益興盛,商業區由城隍廟向北延伸至米市街(今北門街、中山路至英明街口)、北門街及長和宮口,行政機能的強化,奠定商業的基礎,也帶動了周圍地區農產品及生活日用品的交換行為。而大南勢也因地利之便(靠近客雅溪又有強勁的海風適合做米粉,加上距商業中心不遠),使得郭姓家族得以繼續從事在大陸的祖業米粉。(早期米粉是高貴的食品,只有在喜慶時富家人才會拿出來宴請親友)

道光九年(1829淡水廳城完成,從竹塹地區的墾田建庄到築城於新竹,城內各城門口所發展出的市街,與周圍村莊的存依相繫是密不可分的,大南勢藉由經舊港與北門口的運輸動線可連接槺榔庄、苦苓腳庄、樹林頭庄和水田庄,陳家及曾家定居於南勢之北,較接近此條通往北門的運輸動線,而郭家則由較接近客雅溪旁的溪埔發展起來,另大南勢還有兩條陸路連接各庄,一是北門外水田街上的竹塹埔官道,為北路交通要道,涉舊社,可通大眉崎,波羅汶至中壢方面,次為通過崙仔街,西行可至沙崙庄、吉羊崙庄、楊寮庄,油車港庄和石塊寮庄。此一時期的米粉多由販仔以人力肩挑販售,範圍除竹塹廳及竹塹各庄外,更遍及關西、竹東、新埔、北埔一帶。

日本殖民時期 - 逐漸成形的南勢米粉
明治二十八年(1858日本據台後,為斷絕本省與大陸之關係,只准大陸貨物由條約港(基隆、淡水、打狗)出入,而新竹重要的吞吐港-舊港,向來與福建沿海港口往來密切,此舉遂造成莫大不便。經各方爭取下,明治三十年,殖民政府以第一號律令公佈指定舊港等八港為特別輸出入港,後二年,設舊港關稅支署 。至此,竹塹得以再由舊港與大陸維持經貿關係,一九零五年,新竹州廳公佈市區改正計劃,將行政機構、店舖及商號集中於東門,並修改基隆至新竹的鐵路舊路線,經過新竹街的東南側。

公路方面,原有縱貫路線與官道相通,由街內城隍廟前向北經水田、湳雅、舊社往鳳山崎、大湖口庄向南由城隍廟西行經客雅、牛埔、香山、鹽水港往頭份,而南勢的米粉也藉由此路線,慢慢拓展到南庄、頭份一帶,

一九二三年,日人修改路線,縱貫公路興鐵路平行,經火車站前往香山,至此,新竹南北交通樞紐位置轉向東門一帶,另外舊港亦因位於頭前溪口,海岸洪水夾帶飄沙及飛沙堆積,港口條件逐年劣化,貿易機能逐漸萎縮,

昭和七年
(1932)
終告廢港,在日人殖民經濟的發展下,以米市、布行為象徵的北門及城隍廟的商業活動已逐漸與東門相抗衡,而傳統小吃逐漸在此地佔有一席之地,但大南勢的米粉未曾因此而離去。昭和九年,因海軍宿舍之興建,徵收現今客雅里東邊之土地,將居民遷至土窟啦一帶,而使原本分布於彎潭地區的米粉業者,向南勢里集中,並造成客雅里東邊聚落街巷空間成棋盤式發展。而此時隙仔已有二、三十家在作米粉了。

昭和七年(1932),日人開拓延平路及成功路作為機場疏散道路,將南勢里一分為二,延平路以南稱依仁里,以北仍稱南勢里,但為時不久,即又改為原稱。此時期生產米粉的動力主要是靠人力,及少部分的機械槓桿原理和螺旋原理。日據後期,因為戰爭爆發,為將糧食運往戰區,台灣實施稻米管制,製造米粉的原料缺乏,米粉業也因而沉寂了數年。

戰後初期,米價不穩定,常常是早上做好米粉賣出去,下午同樣的價錢已經買不到米了,此時的米粉業還未完全從長時間的沉寂中復甦。直到光復後,百業荒廢,大南勢許多人找不到工作,只好重操祖業,許多人紛紛加入製粉的工作,也自此開啟了米粉業者大放異彩的時代。

米粉的製作方式本就有分「水粉」與「炊粉」兩種,兩者主要的製作過程都相同,主要的差別在於「水粉」是由「粿」做成「粉」後,經過水煮再日曬、風乾;而「炊粉」則是將製好的「粉」用蒸氣蒸熟後再風乾;雖然因為在製作炊粉的過程中,殘留在米粉裡的水分較少,能減少日曬風乾的時間,但因為使用蒸氣製作難以大量生產,故直到日據晚期,新竹的米粉還是以製作「水粉」為主,「炊粉」則是早上做好後直接送到市場去賣。

台灣光復後,有了柴油、臭水油所帶動的發電機,或電力馬達作為動力;因此部分的業者嘗試利用蒸氣改以「炊粉」的製作為主。

民國
48
,蒸氣鍋爐的使用,更使炊粉的製作過程更加快速、簡便。

民國五十年代左右,新竹的米粉生產達到全盛期,有大小工廠一百餘家,南勢成為米粉的製造中心,因而有「米粉寮」之稱。

民國六十年左右,因政府保護農業措施,米價節節上漲,於是業者引進了玉米粉做為製作米粉的原料,米粉原料進入多元化的時代,有純米、米加玉米粉、玉米粉、在來米粉加玉米粉,而其中原料所混合的比例,也成了各家廠商的最高機密。

所有廠商在調配原料時,都由老闆親自操作,或是自家人,決不假外人之手,因為米粉原料的改變,生產方式及管理方式的演變,也進而影響到了整個米粉產業的生態,致使現今米粉街的業者雖多有血緣關係,但也逐漸的因競爭而使彼此的感情變淡、變冷。

民國六十五年,南勢的米粉廠商被邀請往日本東京、大阪、神戶、琉球等地展覽,讓「新竹米粉」正式走上國際貿易之路;

到了民國八十年代,大廠改用一貫化生產設備,南部業者亦標榜「新竹米粉」販售,因而產生競爭,原來的中小型米粉廠若不是改以機械式的生產方式,便是選擇歇業,而米粉工業也在此時開始轉型,小規模的家庭工廠製粉方式逐漸被機械化的工廠生產所取代。

民國九十六年,僅存約十七家米粉工廠,除了小規模的家庭工廠外,面臨如此衝擊的大型工廠業者逐漸考慮改變新竹米粉之行銷手法,以精緻、調理多樣化的方向迎接產業的無情衝擊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cnood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